在建筑學上的定義:輕鋼房就是用輕鋼這種新材料建設的房屋,輕鋼材料就是熱鍍鋅鋼帶經冷軋技術合成的輕鋼龍骨。建筑師經過確的計算加上輔件的支持與結合,起到合理的承載力,以取代傳統房屋。
輕鋼結構建筑技術其實起源于北美的木結構建筑技術。這種結構的房屋具有空間靈活、形態多變、結構穩固,易于制造、表現多樣的特點。
這種技術雖然在中國沒有普及,僅僅有少量成功項目,但在日本、北美、韓國、澳大利亞對于輕鋼結構建筑應用已經非常普及,主要應用在住宅、商場、學校、辦公樓等物業上,部分市場份額占到30%以上。
輕鋼房的優勢
1、材料輕而薄,房屋使用面積較大
傳統房屋的建造方式需要較厚的墻體起到支撐房屋的左右,因此墻壁厚道要達到20-25cm左右,個別承重墻體甚至達到30cm。這直接導致房屋的使用面積下降,功能性缺失,目前傳統房屋戶型的得房率只有75%-85%。但是輕鋼結構房屋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,由于材料輕薄,所以房屋的墻體無需厚度,平均厚度在14cm-20cm,得房率可達90%以上。
2、建造房屋技術簡單,成本低
傳統的建筑房屋的方式時間較長,并且受到天氣影響嚴重,遇到惡劣天氣有延誤工期的風險。與此同時,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比較嚴苛,必須是熟練工人才能完成建造任務。而輕鋼結構房屋建造技術簡單,采用全天候的施工方式,不會受到環境和天氣的影響,一年任何時候都可以施工,一般工期可以保持1-2個月就能完成。
3、材料可以回收,綠色環保
傳統的房屋如果拆除之后會產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,必須找到專門的地方停放,否則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。輕鋼房的材料全部是采用新型輕鋼制成,基本采用工廠化標準的標準件,建造時候采用的新型建造方式(預拼裝、干作業),完全可以拆除之后二次使用,90%以上可以重復使用。
輕鋼房的劣勢
1、材料性價比低,后期維護成本高
雖然建造技術簡單實用,但是建筑材料成本高昂。相較于傳統建筑技術磚瓦材料而言,輕鋼材料性價比低。另外一方面輕鋼結構房屋屬于創新產品,沒有足夠時間驗證其安全性,后期需要專業人員定期的檢查、維護、維修,這就意味房屋的后續需要支付一筆不小的維護費用。
2、中國沒有關于輕鋼房的法律法規
中國關于輕鋼房屬于新興產業,因此目前沒有出臺法律法規,對建筑指標和建筑質量進行嚴苛要求,這就導致這種房屋沒有法律保障,購房者如果在使用這種材質的房屋還需要承擔相應風險。
3、目前中國輕鋼結構房屋少,使用效果尚待驗證。
輕鋼結構房屋雖然在外國比較流行,但在中國依然屬于新興產品,國內廠家經驗不足,建造技術不成熟、開發時間較短,成品項目也比較少。因此房屋效果和防護能力還有待時間的考驗。
所以,綜上所述,輕鋼建房優勢和劣勢都比較明顯,一二線城市的購房者還是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判斷是否購買此類房屋。